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五首歌的确定 (第2/4页)
在这里挂着一个名号,在赵二凯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一个特邀的作词人也走进来,坐在赵二凯身边帮助他们审核。 这个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脸上带着一种不苟言笑的神色,点点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过稿子看了起来。 赵二凯作为主管人员,实际上他对苏黎这种速度是很不以为然的,即便是一个再天才的歌手,也不可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创作出五首让人叫好的歌曲。而坐在他旁边的这位作词人林熠尘,也算是在国内乐坛小有名气,赵二凯都还要敬他三分,对他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 “苏黎的《兰亭序》相当不错,《断桥残雪》也有嚼头,不过这些一个星期之内就完成创作的歌曲,可能质量就要低一些了。”在接过复印稿之后,一个组员带着微微蹙眉的表情,对他旁边的同事这么说。 “是的,作词往往是需要精雕细琢的,苏黎毕竟是年轻人,可能在一些地方没有那么多讲究,也不能对他有太高期待,希望这几首歌能够给他一些启发,在以后地创作道路中不要太过于毛躁……”两个人一边交谈一边打开了稿子,其中一个打开地是《倾尽天下》,另外一个人打开的是《庐州月》,虽然对苏黎这种速度都有点儿不感冒,但他们还是在很用心地看手中的歌词和曲谱。 “咦……不对啊……”两个人原本做好了要仔细找出歌曲中过于毛躁而词曲构建关系不足的弱点时,却发现两首歌都是越嚼越有味道。 “《庐州月》清新连贯,没有刻意堆砌古诗辞藻而变得晦涩难懂……他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宿昔不梳’用来形容一个人寒窗苦读……妙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